刑事案件应该在时候请律师介入比较好

文章摘要:

普通刑事案件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公安侦查阶段,检察院批捕和审查起诉阶段,法院审判阶段。每个阶段律师要做的工作和作用是不一样的。牵涉刑事案件,一般来说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委托律师就比较好。

法律法规

普通刑事案件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公安侦查阶段,检察院批捕和审查起诉阶段,法院审判阶段。每个阶段律师要做的工作和作用是不一样的。牵涉刑事案件,一般来说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委托律师就比较好。

侦查阶段

  • 提供法律帮助与心理支持: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往往会感到恐惧、无助,对法律程序和自身权利也不了解。律师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为其带来家属的关心,缓解其焦灼情绪,给予心理安慰。同时,律师还能为犯罪嫌疑人讲解其所涉嫌的罪名及相关法律知识,让其对面临的困境有清醒认识,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 了解案件情况与收集证据:律师通过会见犯罪嫌疑人,能从其处了解到无罪或者罪轻的犯罪线索,帮助做一些固定有力证据的工作,为以后的成功辩护做准备。并且,律师可以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对案件有更全面的把握。
  • 监督侦查行为与维护权益:侦查阶段容易发生侵犯人权的现象,如刑讯逼供等。律师的介入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这类情况发生,若发生刑讯逼供,律师可代理犯罪嫌疑人提起申诉、控告。此外,律师还可以根据案情帮助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化解危机

审查起诉阶段

  • 查阅案卷与分析案情:律师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全面了解公诉机关掌握的证据,分析案件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辩护策略。
  • 提出辩护意见:律师可以就了解到的案情向检察机关提出犯罪嫌疑人无罪、罪轻和此罪与彼罪的辩护意见。如果检察机关采纳了律师的意见,可能导致案件被发回补充侦查或者不予起诉。即便达不到上述目的,律师与审查起诉人员交流对案情的看法,也可以了解公诉人的指控思路,为成功辩护做更充分的准备。

审判阶段

  • 准备庭审与提供辩护:律师可以会见被告人,就初步形成的辩护观点与被告人交换意见,教授被告人审理程序及庭审时的注意事项,必要时进行交叉询问的演练,以便法庭上作适当配合。在庭审中,律师运用专业知识和掌握的证据,为被告人进行有力辩护,从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等多方面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争取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 后续工作与保障权益:领取一审判决书后,律师及时会见被告人,告知判决书对其利弊,提出上诉与否的合理建议。若被告人要求上诉,帮助其做好上诉准备工作。

总之,尽早聘请律师能让律师及时介入案件,全面了解情况,更好地收集证据、分析案情,在各个阶段为当事人提供专业的法律帮助和支持,最大程度地维护其合法权益。

|分类目录:刑事辩护 |律师咨询 |法律法规